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四百二十九章 怎么报仇?

    拉着黄易的手,朱樉不舍的说道:“药师,此一别,你我怕是真的最后一面了。”
    黄易点了点头,直言不讳的说道:“是啊,你最多还有半年的寿命。而我去领兵杀敌,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甚至两年。有什么心愿你就交代吧,我尽量帮忙。”
    “若非我找你借兵灭倭,也不会害得太子战死,导致你急火攻心折了寿命。”
    朱樉摆手道:“不,都是命数。哪怕没有这些事,为兄预感也没两年活头了。”
    “我这一生作恶多端,本该早死的,能活到现在,全是为了赎罪。如今孩子们托付给你,我没什么未了的心愿了。”
    黄易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去倭国找到真凶,提他的人头来祭奠尚柄侄儿。”
    朱樉却摇了摇头,然后艰难的从怀里取出一封贴身的书信,递给黄易观看。
    “说来惭愧,当初就是因为这封信,再加上一时的贪念蒙蔽了双眼,导致误会了你,以为你是去倭国寻长生药的。”
    黄易看完书信,忍不住嗤笑道:“好一个燕王,好一个朱老四!二十年来,他在东北把能打下的地盘全打了,所以又把手伸向了倭国。而且看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他的野心可不止是区区倭国,甚至想有朝一日重回中原呢。”
    朱樉点了点头:“是啊!诸多兄弟之中,除了大哥,老四是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余下我和老三不过是贪图享乐的庸碌之辈,做不来什么宏图大志。”
    “可当年父皇在世时,你在关中刚刚自立。大明最强盛的时候,遇到了最弱小的关中,都折戟沉沙,更何况今日呢?”
    “不斗了,累了!你能念在同为炎黄后裔的份上,给我们朱家人一条富贵生路,我们为何要世代重蹈覆辙自取灭亡呢?”
    “所以我没理会他这封书信。”
    说到这里,朱樉话锋一转,带着恨意的说道:“可我是真的没想到,他朱老四能如此狠辣,领兵的尚柄是他的亲侄儿!他竟然下得去手?”
    “就为了一块蛮夷之地,连骨肉亲情都不顾了……呵呵,什么特么的亲兄弟,到头来还是敌不过利益。”
    黄易沉默了,随便长个脑子都能看穿,倭国有火器吗?倭国会使用迫击炮吗?这显然是东北方面为了占领倭国,暗中使得坏。
    是啊,什么亲情友情,最后还不是看利益的?
    我跟朱老四还是连襟呢,当初也是一个战场上滚杀出来的同袍,现在呢?他在背后算计我……
    谁又能想到,当初我跟秦王朱樉势不两立,如今竟然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言和呢?
    “二哥的意思是?让我把朱老四的人头提回来?”黄易试探的问道。
    朱樉沉默了,一边是亲兄弟,一边是亲儿子……老天为什么总给自己出难题?
    若是当年的朱樉,别说亲兄弟了,亲爹都照样整!弑父杀兄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可如今的他,英雄迟暮……难免多了几分儿女情长。
    见此情况,黄易安慰说道:“也许他并不知情。占领倭国的是他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或许是这小子瞒着他爹下的毒手。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就不如你,他虽然只有三个儿子,但却一人一个心眼,早晚要出祸乱。”
    朱樉凄然一笑,“药师,你看着办吧,你是一个大公无私之人,我相信你的决定。”
    黄易点了点头:“无论是谁,我都会给你和尚柄一个真相。”
    ……
    三天之后,四皇子朱尚烐被册封为新任大明太子,二皇子朱尚烈被封王护国大将军。
    因皇帝身体不适,朝政暂时由宰相郑沂统摄。
    太子朱尚烐亲率三万兵马北上,一来收殓先太子朱尚柄的尸身,二来灭倭报仇!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朱尚烐立下誓言,不手刃仇敌给大哥报仇,绝不回来接手皇位。
    次日,新太子就领兵出发了。
    宰相摄政、二皇子负责操练五万新兵,一文一武可保大明稳固。
    从始至终逍遥侯黄易都没露面,因为无须他出面震慑大明,只需要震慑住一众皇子即可。
    郑沂和郑楠父子过来送别,大嘴拍着郑楠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小瞧厨艺。落魄时可保你有口饭吃,辉煌时可助你治国理政。记得勤学苦练。”
    郑楠不舍的点头道:“师叔,您和太师父若有闲暇,一定要再来。”
    黄易和大嘴登上战船,挥手告别。
    郑沂眼角微湿,站在码头遥望许久,直到再也看不到一丝影子。
    “恩师,此一别,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
    战船上,黄易朝太子朱尚烐问道:“知道为什么你父皇一定要你亲手报仇吗?”
    朱尚烐想了一下:“应该是想让我立威,毕竟以往我只是一个寻常皇子,寸功未立,不能服众。”
    黄易笑了,“这只是一方面,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方面。”
    “其实是为了保护你。你父皇只有半年寿命了,而我们此行半年怕是不够,你再回去的时候,见不到他了。”
    什么???
    我……
    叔父,为什么不早说?
    黄易叹息道:“你父皇他心中最清楚。虽然我一句话的确可以扶保你上位,但我不可能一直留在大明。若他不在了,你未必坐得稳。”
    “如今领兵跟我出来,一则是历练,二则是远离是非,更好的观察忠奸。”
    “身为一名合格的帝王,最好是文武全才,能领兵打仗才能坐稳江山,能统御群臣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些我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量教你。”
    朱尚烐担忧道:“叔父,那大明怎么办?万一父皇不在了……”
    黄易笑了,“这是对你二哥的考验,也是对那些权臣的考验。大明会经历半年的无君阶段,这期间如果你二哥有了野心呢?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会不会王袍加身,取你而代之?”
    这个……应该不会吧,毕竟二哥当着您和父皇的面说过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考验,如果他能秉持心中正义,将来你可以将兵事全权相托。倘若他在这期间变卦了,证明他心口不一、心术不正,这样的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届时我们从倭国战胜回来,手上三万精锐,加上倭国收拢的三万溃兵,六万精锐大军,足以勤王夺权了。”
    朱尚烐沉默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手足相残。
    黄易安慰说道:“如果他足够聪明,就会配合郑沂压制文武百官,稳定朝局,如此名利双收是最好的结局。否则你们兄弟不合,不仅会让大明虚弱,就连那些权臣也会蠢蠢欲动,届时才是真正的危险。”
    朱尚烐坚定的说道:“我相信二哥!”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iaoshuo.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