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766章 捅破窗纸

    第766章捅破窗纸
    大呼小叫,见面就摆出敌对姿态的人,这种人往往不难对付。
    比如锺承等人,赵孝骞对付他们很难吗?轻轻松松就把他们赶出了大营,跑到析津府帮厢军守城去了。
    难对付的反而是陈松龄这种人。
    见面和和气气,跟亲兄弟重逢似的,话里话外捧高每一个人,姿态放得特别低,好像他没有针对谁,而是说在座的只有他自己是垃圾。
    情商也好,智商也好,全都在线,说话四平八稳挑不出半点毛病,甚至都忍不住想跟他交个朋友,然而他捧完一大圈,结果没人能看清他的真实想法。
    这种人比锺承他们厉害多了,现在就连种建中都忍不住皱眉。
    种建中已没有把握掌控太久的兵权了,他知道陈松龄上任后,以他的智商和能力,一定能快速将兵权拿到手里,那时赵孝骞若要调动大军,种建中和宗泽恐怕已无能为力。
    看着前方陈松龄和许将亲密无间地朝帅帐走,种建中的脚步越来越慢,随即扭头看着身后的狄谘,道:「狄将军,烦劳马上派一位心腹之人,快马赶赴汴京,将这里的情况告之殿下。」
    「请殿下快些发动,不然燕云兵权怕是握不住了。」种建中神色晦暗道。
    狄谘也将陈松龄的表现看在眼里,知道这人是个狠角色,不敢大意,急忙点头应了,目光一转,便换了个方向找人去了。
    众人来到帅帐,几番谦让之后,陈松龄被许将摁在主帅的位置上坐下。
    陈松龄一脸愧然,道:「这个位置我本不该坐,它应该属于成王殿下的,大宋江山能有今日的局面,皆赖成王殿下和麾下各位将军们之功……」
    「陈某不过是个读书人,并无半点戎马资历,更无寸功献于官家和朝廷,此时委实如坐针毡,犹如鸠占鹊巢,诸位将军,实在对不住了。」
    一旁的许将微笑道:「仲哲贤弟是官家亲自委任的主帅,自有过人之处,况且名不正则言不顺,一军主帅理当坐在这里,仲哲贤弟不必推让了。」
    陈松龄起身谦逊地朝在座诸将长揖之后,才堪堪坐下。
    在座诸将面面相觑,种建中的心情愈发沉重。
    表现越是和善的人,越不好对付,若他一直保持这个姿态,军中将士们的心迟早会被他收拢,那时兵权便自然落在他手里了。
    陈松龄浑然不知此刻种建中内心的交集,他的笑容依然和煦亲切。
    「官家虽任陈某为帅,但我对兵事甚为生疏,以后还要靠大家多多辅佐,若我提出一些可笑的问题,也请大家宽恕体谅,军中的事嘛,大家商量着来,陈某资历甚浅,不会拿兵事玩笑,更不会有独断专行之举。」
    陈松龄的表情渐渐严肃,道:「如今宋辽两国虽然已止战,但官家和朝廷仍未召回这十万大军,而是让咱们继续驻扎在宋辽边境,诸位想必知道原因。」
    「我大宋已收复燕云十六州,此固然是喜事,但……还不够!」
    「官家素有雄才大略,志向高远,他要的是江山一统,四海臣服,番邦蛮夷皆归于我华夏王化,所以,眼下虽是两国停战,但我军将士仍须枕戈待旦,不可稍有懈怠。」
    「将士们仍须日日操练演武,强健体魄,百战老卒们的一身杀敌本事切不可荒弛,所以明日起,陈某亲自督场,与诸将士同吃同住。」
    「诸位莫以为陈某只是装样子,不瞒诸位说,江山一统不仅是官家的夙愿,也是陈某多年的梦想,今日始,陈某离梦想实现越来越近,还望诸位不弃,助官家和我圆此一梦,拜托诸位将军了。」
    说完陈松龄起身长揖一礼。
    话说得很漂亮,大义的名义下,不动声色便下了第一道军令,全军将士操练演武。
    无论在座的将领们如何想,此刻都不得不起身抱拳回礼。
    「遵陈帅令。」众人齐喝。
    …………
    汴京。
    皇城司开始大索天下,侦骑四出,缉拿刺杀宰相章惇的刺客。
    一时间曾经被章惇贬谪过的旧党官员和亲眷都成了嫌疑人。
    许多官员被贬谪到千里之外,也有汴京城里,从高官贬为小官的,他们成了重点审查的对象。
    宰相被刺是大事,大宋立国以来绝无仅有,事件十分严重且恶劣。
    赵孝骞这两日忙得脚不沾地,人都住进皇城司官署了。
    接连不断有官员被送进来,一脸不服地大吼大叫,口称冤枉。
    赵孝骞倒是没对这些人用刑,只是令人审问。
    他当然知道这些被拿问的旧党官员是冤枉的。
    冤枉他们的人比他们自己还知道他们有多冤枉。
    因为真正的凶手就是端坐皇城司正堂上的赵孝骞。
    这桩大案其实是个无头悬案,赵颢手下的死士做事很乾净,没留下任何痕迹,事了之后立马飞身远遁,隐没于汴京的民宅之中,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要想找几个刺客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既然是无头悬案,赵孝骞也就没有心理负担,而是站在破案者的角度,以合乎正常逻辑的方式,装模作样从章惇曾经的仇人下手。
    于是曾经被贬谪的旧党官员们遭了二茬儿罪,人被贬官不说,现在还牵扯进了刺杀宰相的大案,被皇城司拿问。
    仅仅两天,皇城司就拿问了近百名官员,都是汴京城内以及京畿地区州县被贬谪的,更远的也在追查,皇城司的人马在路上。
    审问之下,自然是没有结果的,每个被拿问的人都称自己冤枉,赵孝骞相信他们确实很冤枉。
    为了不落个残害忠良的罪名,也为了不刺激朝堂上的旧党阵营,赵孝骞这次没有令刘单用刑,只是将官员们关进大狱里。
    两日后,审问仍然没有结果,赵孝骞却被赵煦叫进了宫。
    福宁殿内,赵煦一脸不满地盯着赵孝骞,表情有些怒意。
    「两日了,结果如何?可有查到真凶?」赵煦问道。
    赵孝骞惭愧垂头:「臣和皇城司还在查……」
    最⊥新⊥小⊥说⊥在⊥⊥⊥首⊥发!
    赵煦冷笑:「你确定查的方向对吗?」
    「呃,臣愚钝,不明白官家的意思……」
    「朕听说,你只对曾经被章惇贬谪的元佑党官员动手,是吗?」
    赵孝骞无辜地道:「他们被章相公贬谪,最有可能怀恨在心,臣猜测凶手就在这些人当中,有何不对?」
    赵煦冷笑道:「子安,你越来越滑头了,你明明知道,这件事跟被贬的官员关系不大,甚至可以排除他们的嫌疑,你却仍对他们下手,真正该怀疑的人,你却视而不见,到底是何居心?」
    赵孝骞沉默了,他明白赵煦的意思。
    赵煦不蠢,他兴许早就看出刺杀章惇一案,跟最近的皇储之争有关。
    所以,真正该怀疑的人,其实是赵煦的那几个兄弟。
    章惇坚决反对的人,不一定是凶手,但至少有关联,把赵佶的人际关系,敌友关系梳理一遍,皇城司朝着这个方向走,总归是没错的。
    可偏偏赵孝骞没这麽做,而是不痛不痒抓了一批被贬谪的官员,每天煞有其事地审问,赵煦都被他气笑了。
    赵煦不信赵孝骞不明白,他更知道赵孝骞的顾虑。
    「子安,你曾是一军主帅,万马军中发号施令的英雄人物,十馀万辽军在你的军令下化为齑粉,你这样的人,到底还会怕什麽?」赵煦深深地道。
    赵孝骞苦笑道:「臣怕死。」
    赵煦笑了:「你的顾虑,是担心所查之人可能是未来大宋的新君,故而不敢得罪,所以皇城司视若无睹地绕过了朕的那些兄弟?」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官家,臣做人做事一直老实本分,官家让干啥,臣就干啥,从无半点异议。」
    「可如今,这桩案子已涉及到皇储之争,说实话,臣确实有顾虑,自古以来,这种事对皇室宫闱来说,都是非常敏感的,臣若卷入太深,实在不知下场如何……」
    赵煦冷冷道:「你有朕亲赐的丹书铁券,你怕啥?」
    赵孝骞垂头苦笑不语。
    赵煦一滞,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柴家的下场,所谓的丹书铁券其实不一定管用,他若驾崩,恐怕那玩意儿也随之作废了。
    「子安,朕知你的顾虑,不过朕还是希望你认真查一查,这件事朕只能交给你,朕也很想知道,那些曾经在朕面前一片和乐融融的兄弟们,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嘴脸。」
    赵孝骞苦笑道:「臣……尽力试一试吧。」
    赵煦语气渐沉,低声道:「重点查两个人,端王赵佶,和简王赵似。」
    「他们二人一个是朕最长的兄弟,一个是朕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若说皇位继承,按祖制应从他们二人之中选出,所以他们刺杀章惇的嫌疑最大。」
    「要麽是端王清除异己,要麽是简王栽赃嫁祸,其他的几位兄弟……当然也查一查。」
    赵煦的话都已说得如此明白,赵孝骞还能说什麽?
    于是赵孝骞只好点头:「若是官家不反对,臣便请两位亲王赴皇城司一叙……」
    赵煦冷冷道:「说得那麽客气作甚?你是官儿,他们是嫌疑人,应该说召二人过堂审问。」
    (本章完)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iaoshuo.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