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771章 拜访章相

    第771章拜访章相
    实话实说,大宋立国百年,与日本的关系算是比较良好的。
    期间两国没有发生过战争,反而商业往来愈见频繁,从经济贸易的角度说,日本这个岛国的商品,上到权贵阶层需要的奢侈品,下到普通百姓需要的粮食布匹,都需要从大宋进口。
    岛国资源匮乏,而且屁大点的地方大大小小数百个诸侯割据,诸侯势力之间的连年征战,影响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所以日本不得不依靠从大宋进口粮食和奢侈品,来维持国内各个阶层的局面稳定。
    良好的关系只是暂时,至少在赵孝骞的眼里并不存在什麽良好关系。
    现在是日本诸侯割据征战的年代,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跟大宋交好。
    可一旦日本四岛形成了统一,国内的战争停止,他们缓过神后,暴戾的野心就会渐渐抬头,然后第一个被他们盯上的,便是华夏的土地和财富。
    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是被数千年来的前人们反覆验证过的真理。
    这个小小的岛国,就是不能让它的内部实现和平,它若统一了,外面的邻居就该倒霉了。
    所以赵孝骞根本不在乎目前所谓的两国良好关系,它跟渣男提上裤子后发的毒誓一样虚假。
    不如现在主动开战,打下一块属于赵孝骞自己的地盘,这块地盘和势力,在以后的千百年里,
    将成为日本其他三岛的一根搅屎棍。
    三岛一旦出现统一的趋势,这根搅屎棍立马便搅动起来,把这个粪坑再次搅浑搞臭,让大家在粪坑里再打起来。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赵孝骞打算在海外给子孙后代留一块自家经营的飞地,无论赵孝骞在汴京事成事败,子孙后代至少也是海外的一方诸侯,手下有兵有枪有粮,何愁后代不兴。
    随着张嵘的命令,五千将士一轮轮齐射后,港口已被清扫一空,所有的日本武士和百姓,以及码头上的商人和苦力,全都被吓得四散而逃。
    七艘大船缓缓靠岸,五千将士迅速下船,岸边空地上列阵警戒。
    港口的远方,还有一些不服气的日本武士在观望,不死心地与宋军对峙,偶尔还能看到他们朝宋军射来冷箭,不过双方距离都隔了好几里,这种远超射程放箭的行为也着实令宋军将士感到莫名其妙。
    不理解,但尊重。
    五千将士分别下船,统一列阵后,张再次下令,全军以营都为单位,在各自建制的将领营官的带领下,向四面出击,肃清港口附近方圆十里内的残敌。
    作为主将的张嵘也没闲着,他让随军的文吏起草文,严厉谴责日本的无礼挑畔行为,我大宋天朝王师本来带着和平友好的目的,登陆拜访日本。
    没想到日本方面竟悍然向我王师开战,天朝的尊严大受折损,日本九州岛的各方诸侯以及主家藤原氏必须给我大宋天朝一个完美的交代,否则宋军保留动用武力的权利,继续征伐日本九州岛。
    两国来往,拳头大的说了算,这也是数千年来历史发展的铁律。
    不管你有理无理,我就是要揍你,就是要占你的地盘,不服派兵来打呀。
    张嵘遵照赵孝骞的指使,率领王师将士在日本开疆拓土。
    而汴京这边,依然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二王被提审后,很快被放了出去,皇城司本来也没打算拿这二人怎样,不过是奉了赵煦的旨意,狼狼敲打一下他们而已。
    皇城司能放过二王,但并不代表放过了其他人。
    二王被放出去的第二天,皇城司拿下了五名朝臣,罪名是「妄议立储」。
    这五名朝臣最高的是三品吏部侍郎,最低的也是五品通议大夫。
    他们的罪证是实实在在的,皇城司毕竟不是吃乾饭的,从他们的府邸里,皇城司搜到了与端王和简王来往的密信,他们分别投靠了两方的阵营,算是赶在所有人之前押上了赌注。
    可惜赌局还未揭晓,皇城司便赶去抄了他们的家。
    结果五人被下了冰井务,交由刘单亲自款待他们。
    消息传出,汴京朝堂若寒蝉,人人自危。
    朝臣们这才惊觉,官家纵是病危,但他仍是一头吃人的猛虎。
    朝臣们私下搞的这些小动作,提前下注投靠阵营等等,官家已不打算继续忍让了,必须要严厉警告所有人,把自己的屁股坐正了,别忘了朕还没死呢,
    五名朝臣不过是第一批,起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如果朝臣仍不知收敛,接着还会有第二批,
    第三批。
    能混到当京官的,自然都是人尖子,一个个比猴儿还精。
    皇城司拿问五名朝臣后,整个汴京的朝臣们眼神顿时清澈明亮了。
    至于那五名倒霉的朝臣,甚至连个帮他们求情鸣不平的同僚好友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一旦牵扯进了天家立储的事里,将是多麽的凶险,没有福只有祸,所以哪怕嘴上最讨嫌的御史言官们,这回也不敢伸张正义了,一个个装聋作哑,五名朝臣的事提都没人提。
    五名朝臣的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处置的结果尤为严厉。
    事过的第三天,延福宫传出旨意,五名朝臣不必等明年秋后,马上斩立决,家眷充入教坊司,
    家产查抄充公。
    神奇的是,皇城司打出的旗号明明是查缉宰相章惊遇刺一案,结果查了半天,就把二王请进皇城司提审了一番,然后抓了五名与此案八竿子打不着的朝臣,把他们杀了。
    可章惊遇刺一案的凶手呢?
    根本没人提,就连章本人都没提,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不得不说,味道有些微妙了。
    朝臣们更是无人吱声,就好像皇城司跑题的做法本就是天经地义,什麽凶手,不重要,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嫌疑最大的凶手,无非是端王和简王,然后呢?你们能拿这两位怎样?
    过堂之后皇城司轻飘飘地放过了二王,没有官家的授意和默许,皇城司能这麽干吗?
    官家和皇城司的一连串动作,终于狠狠震了朝堂,看似病的皇权一旦揭去伪装,露出獠牙,它仍能撕碎一切胆敢挑它的敌人。
    几日下来,皇权的威严重新在朝臣们的心中立了起来,没人再敢玩弄小动作,更没人敢跟那几位亲王来往。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天下午,赵孝骞拎着几盒糕点,亲自登门拜访了章的府邸,
    不知不觉,又快除夕了,章府的下人们忙着打扫庭院,门媚和前庭后院倒是没敢挂红灯笼,只是保持府邸的乾净整洁。
    毕竟众所周知,官家大限在前,臣子家谁敢张灯结彩?过年也不行。
    不仅如此,汴京的许多权贵甚至普通百姓家,这些日都忙着操办儿女婚事,匆匆忙忙把儿女定下的婚期提前,赶紧把婚结了。
    官家若驾崩,按规矩国丧三年,三年内民间禁酒乐,禁嫁娶,但凡跟喜庆热闹沾边的活动统统不准,否则被官府究办。
    所以如今天下人到处在办喜事,就是要赶在官家驾崩前把事情办了,免得耽误了儿女。
    章府邸是有些简陋寒酸的,也不知章是故意对外显露清贫廉洁,还是他本来就是个穷逼。
    赵孝骞拎着糕点礼盒,被章府的老管家客气恭敬地迎入府中,看着前庭内外忙着打扫的下人们,以及庭院里稀稀拉拉种的几棵树,赵孝骞摇摇头,继续走向前堂。
    被管家请入前堂坐下,丫鬟奉上茶水点心,赵孝骞坐了一会儿后,一身便服的章便出现了。
    赵孝骞顿时吃了一惊,起身失声道:「章相公居然能走动?」
    章闻言一证,然后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儿,道:「老夫不仅能走动,还能喘气儿呢,神不神奇?」
    赵孝骞顿觉失言,不好意思地道:「我以为章相公遇刺之后受到惊吓,现在应躺在床榻上,正神志不清地念叻「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好怕怕」·——之类的。」
    章惊深吸了口气,道:「在你眼里,老夫这麽没出息?」
    赵孝骞笑了笑,道:「章相公毕竟是文人嘛,文人的胆子—好吧,是我失言了,章相公莫怪,您不愧是当朝宰相,一身虎胆,邪崇难近———」」
    章惊都气笑了,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这话你去糊弄别人,老夫这里没必要逢迎,反正老夫知道你嘴里没一句实话。」
    坐在主位上,章惊第一眼便看到赵孝骞旁边的小桌上搁着的糕点礼盒。
    「子安来探望老夫的?这礼物———」
    赵孝骞急忙双手奉上:「汴京名贵珍稀糕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糕点匠人亲手制作,
    「」啊,就榛子糕。」
    章怀又气笑了:「说得老夫都差点热血沸腾了,结果就是个榛子糕,子安啊,你连送礼都如此不用心,老夫很怀疑你来探望的诚意啊。」
    赵孝骞眨了眨眼:「真正的诚意,章相公莫非没收到?」
    章一,然后露出了然之色,微微一笑,抒须不语。
    所谓的诚意,自然是不能表现在明面上的。
    赵孝骞的诚意早在半年前便表示过了,那时王师攻下了燕云河间府,种建中打开了河间府的府库,里面堆积如山的钱财,被赵孝骞,种建中,许将等人瓜分一空,
    真正上缴给朝廷的极少极少,反正是死无对证的事。
    这笔钱财赵孝骞等人自己留下了一小部分,其馀的大部分都送来了汴京,政事堂枢密院的大佬们都没落下,每人都收到了一笔不小的见不得人的横财。
    赵孝骞在外领军,兵权在握,逐渐势大,这期间尽管有朝臣上疏参劾,表示担忧,但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声势。
    其中原因很多,也许很微妙,但赵孝骞给大佬们送上的这笔横财,无疑也是让大多数人闭嘴的原因之一。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iaoshuo.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